日啖君王三百颗

写文自娱自乐,本职是个教书的。

【霆炮】安和桥16(完结)


第十六章,两个人的烟火

文:日啖君王三百颗

北京。

这里就是一座拖着灰黑色影子的大城。那影子无限延宕过林立大厦间,是他的第二重霾。无论是气宇轩昂的紫禁城,还是跌宕起伏的像是要刺破苍穹的摩天楼,一半光,一半影。

如同这里的人。漂浮而熙攘,色调忽而高亢,忽而热闹,或是安逸。

如同,此时此刻的张晓波。

此时此刻,张晓波坐在门槛上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当时是抽了什么风,把聚义厅开张的时间选在了这个时候。

正是大年三十儿的下午将近五点钟,随着这座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全都回家过了新年而冷清了不少的北京城,此时也重新被笼上了一层热闹的气氛。也就为着此时冷冷清清坐在门槛上,盯着目及处鼓楼那窄窄一方檐角发愣的张晓波更添了一份寂寥。

“哎陈霆,你说我是不是傻。”

正举着根长长的竹竿费劲儿往门斗上挂着灯笼的陈霆,在闻言后手上动作一斜,那只摇摇欲坠的灯笼终是落了地砸出脆生生一响。

“不然我怎么会决定在今天这压根儿不会有人来酒吧的年三十儿开张啊!”

陈霆摇了摇头,放下了挽着的袖口瑟缩两下坐在了张晓波的身边,又捡起了那只竹骨摔断了几根,如今瘪进去一个大坑的倒霉灯笼,顺手扔进了一边的垃圾箱。

这正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日,聚义厅正式开张的日子。

而眼下光景,这聚义厅的老板张晓波,正面对着被他自己册封为聚义厅老板娘,实则是特地留在北京陪自己过春节的港城大佬陈霆,面面相觑。

二十分钟后,聚义厅老板一拍大腿终于决定带着老板娘去前街霞姨那里蹭一口年夜饭。

聚义厅门口晃着一团暖融融的灯笼,亮起一片红,被那二人影子留在身后,似一盏归家的灯。

张晓波嘴里念念有词的奚落着陈霆过了今日又要老去一岁,始终是持有了顽劣性子,窄窄的一条胡同,偏偏还要倒退着走。陈小屁被塞进了张晓波棉服的兜帽里,此时也探出个脑袋盯着对面的“陈大屁”。夕阳余晖跃过墙头,斜斜的从巷壁那边漫过来,轻盈的落在了陈霆的发丝上,逆着光,张晓波越过陈霆肩膀,视线内是那个已经上了匾额的,属于自己的聚义厅。

一切美好得,似一个憨憨的幻梦。

笨拙的努力一点点变为铺垫,天真的笃定前方一片光明。

于是,随着陈霆的到来,似乎就真的光明了。

张晓波觉得四九城的天空晴朗起来一直很可爱。大却不钝重的云朵慵懒舒适,罅隙之间阳光如同浓稠的糖浆,恣意妄为倾洒毫不吝啬温度。

时不时也会梦里回到鸽哨悠扬的年月,是老照片里斑驳的城墙,晃一晃还以为穿过四维空间,往昔重现眼前。后海和胡同口还没有香港街头那么吵吵嚷嚷,红墙翠瓦,像明信片封面。

很安静。


两人一猫晃荡到震颤时,话匣子那一盖板的饺子刚刚下了锅,见着那两道修长的人影渡着层夕阳的金色自远处走过来愈见清晰,女人咧开了嘴角笑着扬手,说来的刚好,不然我还想着等饺子出锅了给你们端两盘过去。

张晓波是习惯了同话匣子一起吃年夜饭的。

那些他和张学军两个光杆司令熬过去的年岁里,逢年过节这个女子便会来为那时刻弥漫着火药味儿的小房子里添上一抹属于家的温情。有几年三十儿的饭桌上还有闷三儿在,两个在四九城这方胡同巷口轰轰烈烈的半辈子的男人,推杯换盏你来我往间,就这么一年又一年的,走到了人生的边上。今年的春节,不见了张学军,闷三儿也留在那看守所里,还没捱到释放的日子。少了往昔已习以为常的碰杯喧闹声,今日饭桌上,张晓波是难得的显出了一丝沉闷。不可否认,在张学军离开的这些时光里,张晓波居然有点儿想念这个“地痞流氓”吹牛逼的声音了。

陈小屁来到这胡同之后,被霞姨喂得比先前只吃猫粮时胖了一圈,这会儿正埋头啃着一块连着不少肉的鱼骨头,喉咙发出满足的咕噜声。一块鱼肉也稳稳当当的被筷子夹着落进了张晓波的碗中,顺着那副筷子看过去,陈霆坐在正对面,正挑眉看着那有些发愣的小孩儿。头顶暖橘色灯光晃了晃,张晓波鼻头发酸,却又再次找到了家的方向。

饭后,霞姨进后厨收拾碗筷,又去切一些水果,张晓波趴在二楼窗口,对着那玻璃呵气,就着水雾歪歪扭扭的在那层迷蒙上留下些儿童画般的涂鸦。陈霆在震颤门口裹着张晓波的军绿大衣瑟缩两下,点燃了一支烟。

这是他第一次在这座城市度过春节。

没有妈妈,没有米雪,没有社团那些兄弟。

只有张晓波。

北京,北京。

一张一合唇齿间迸发的音节,莫名有番气壮山河的美感。这座平原上的城池此刻在夜幕下笼罩着一身沉重的影子。

面前是银锭桥守候下一池正待春风吹融的什刹海,鼓楼顶部亮着红色灯笼,不用看他也能猜到,其下的道路上必定又是拥堵成一团的“其乐融融”。身后屋内电视机传来的已经是春晚主持人激扬慷慨的声音,楼上窗口撅着屁股正在淘气的张晓波,不知这会儿又想出了什么名堂,正一声接一声“老陈头儿老陈头儿”的对着楼下乱喊。

陈霆在此时此刻发觉自己,真真切切的爱上了这座城市。

北京城于悠悠的岁月中,斑驳的光影透过雾霭注视着这座城内的芸芸众生。

透着冬雪与雾。 

陈霆喜欢这座拥有张晓波的城。空气永远活络在胡同巷口,盘旋无尽地乱转,怎么走都是翠色搭配琉璃瓦。

陈霆愿意浪费几个午后,任张晓波牵着,人家小店鲜活的热情,洋溢在老板娘儿化音很重的京腔。一壶酽茶,一个故事,两盏豌豆黄,三碟驴打滚儿。

时不时迎来一场盛大的雾霾,砸得人满头满脸,笑一笑,不稀释,夹杂着北京特有的干燥燥的风,绿茶沉香无言入肺。自行车铃忽近忽远,光线在红墙间分散,漫射。此时此刻,挨在这凉油般的北国冬气中的自己;彼时彼刻,万家灯火忽然之间照亮着都市每一处罅隙,成就这座城市最大的风景。

之前二十几年未曾体味般的,太舒适。

烟袋斜街里,人来人往永远是无休止。玻璃橱窗和石板桥,是其中最抒情的一部分。什刹海边有凉棚遮蔽的处所,缓缓流动的水。这结构,太令人心生景仰,升起澎湃的新潮。面前这恢宏,竟有身后一隅名为聚义厅,供自己同那相携之人安身立命。

没来由的不真实之感,但张晓波的声音又真实在耳边响起。

恰如其分。

陈霆又想起了饭前他去厨房帮忙时,被霞姨唤到一旁的对话。

话匣子这个女子心明眼亮,陈霆有预感也有准备,她是可以看出他同张晓波的关系的。作为张晓波的长辈,她有理由更有责任来过问。

然而却还是出乎了陈霆的预料。

陈霆向来是欣赏这个女子的,单凭她肯为着六哥这样一个男人终身未嫁,又将张晓波这个拖油瓶带到成年成业,陈霆就有理由去佩服去尊敬这样一位飒冽的女人。而这个女人在这件事情上,再次出乎了陈霆的意料。

“我不管你和波儿是怎么认识的又是怎么在一块儿的,说句不好听的话,张学军没了算你小子走运,不然就他那驴脾气,能招呼一帮人跟你丫干到香港去。

波儿这孩子算我看着长大的,我不是张学军那老倔驴,我看得出来波儿是死心塌地想跟着你。多的我也不说了,棒打鸳鸯的事儿我话匣子这辈子最不惜嗒干。今儿正好得这个机会,我就告诉你一句话,这条路不好走,但是既然你已经选择了,往后的日子你就必须得跟波儿走完。要是没这点儿决心跟勇气,就趁早儿好聚好散。”

烟蒂烫了指头,陈霆才回过神将烟头捻灭,旁边胡同里几个孩子在扔摔炮一阵噼啪响,张晓波也已经不在楼上的窗口边,不知又去了哪里在捣着什么蛋,陈霆忽的想起以前在哪本书中读到过一句话。

“听过很多的故事,看过很多的恋人,也经历过一些爱情。但是,想到你的时候,我就把他们都忘记了,不会拿来温习、计划、参考、警告。过去已经不在了,将来也不想考虑。只想,此时此刻,为了你任性地勇敢。”

【完】

我不是创作者,我只是说书人。

“从那之后,我们再也没有分开过。”最后,陈霆这样对我说。

让我再看你一遍 从南到北
像是被五环路 蒙住的双眼
让我再听一遍 最美的那一句
你回家了 我在等你呢

安和桥 完结了
谢谢 那些有你们陪伴的日子。
我们今后再见。
新年快乐。

评论(4)

热度(41)